[Project]  Competition - Second Prize

Location:  Kaohsiung, Taiwan
Project year:  2017


高美館的展覽室改造呈現雙面性的命題:其一是如何將既有的展覽室改造為獨立的、具有當代性的新展覽空間;其二是我們如何對待此兩間展覽室的“基地”-既有的高美館。
19世紀以降的新古典主義博物館/美術館展覽空間,基本上是以大小不一的 “房間、Room、Salle、Zimmer” 為單位,藉由房間之間的開口緊鄰著地連接起來,建築平面呈現Poche的組織系統。透過壁紙、灰泥、雕塑、壁畫、及地板材料,各個房間呈現獨特的色彩、風格及時代意味,展示的藝術品就在這樣的空間涵構之中與建築融為一體。參觀美術館時,觀眾透過每一個獨立空間的特色,感受一種整合的藝術性氛圍,不只欣賞展示的藝術品,也受建築的極大影響。
20世紀的現代主義風潮,在美術界及建築界同時改變了藝術呈現的方式。幾十年來, 西方 “白色空間” 的美術館成為主流,建築的實存感隱遁為無方向性、純粹中性的 “場域 (Fields) ” ,建築隱身成為背景之後更可襯托出藝術品在美術館中的主要地位。在此同時,新藝術媒材及表現方式的多元開發,以及全球化傾向的藝術巡迴策展,使 “彈性” 空間成為顯學,巴黎龐畢度中心即是無柱彈性空間的極佳案例。除了白色空間之外,錄像藝術的普及也讓美術館中的 ”Black Box” 成為重點空間。
[東方漸層的灰階水墨 vs 西方黑白分明的抽象繪畫]
我們提出的美術館方案,是以東方水墨的漸層灰階為啟發,在維持美術館的策展彈性及建築退居二線的原則之下,使建築再次 “在場 (presence)”。類似山水渲染的灰階,建築以若隱若現的方式與藝術互動,也使觀眾在美術館內參觀移動時,能重新感受空間的方向性及體驗到建築的重量及厚度,而且這種建築的臨場感可以具體貢獻到對於藝術品的感知。
[高美館溫潤的時代性]
經過近三十年的歲月,高美館儘管到了需整修的時候,但是她的主要建材及建築語彙,例如外牆的石材、室內雕塑大廳的暖色調大理石及其開口,都展現了1980年代特有的時代性,足以在台灣建築史上留名。此種時代性應該是我們在整修、改造時應妥善保有的資產,不應任意改變或破壞。
因此我們建議104展覽室外側的大理石地坪,應採取維修古蹟的相同態度,以目前所能取得的近似石材修補破損的地板,而非全面更換地坪。至於上下兩層的天花板,考量到未來的使用彈性及整體大廳的風格,我們採用厚實的橡木實木加上燈槽軌道及線形出風口,維持整個大廳的暖色調及自然材料質感。
我們希望公共空間的溫暖感受及特定的時代性,可以和展覽空間內的灰階調性與當代感形成對比。
[白盒子 / 灰盒子]
此兩間展覽室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的問題是活潑的高程變化,以及現在看來失於瑣碎的樓梯及開窗設計。
104、105 展覽室的改造行動,以分別置入兩個白色盒子及灰色盒子為起始。盒子的概念界定了「內」跟「外」:內部是定義清楚的彈性展覽空間,乾淨的牆面把原本瑣碎的樓梯及走廊包覆起來,賦予展間清晰的形式,是個涵容藝術的空間;盒子外部是以樓梯、走廊、夾層構成的動線,橡木地板及附掛在牆上的長條座椅,讓此處成為觀眾可以用輕鬆的心情休息或以不同角度往下眺望展覽的地方。
天花保留原有的格狀吊掛結構、空調、消防以及基礎照明。在其下方新增白色格柵天花,視覺上可以遮蔽上方的管線設備,並賦予空間乾淨的新貌之外,也不會影線目前運作良好的消防及空調系統。展示照明以高度彈性為原則,全面重新設計。地坪在盒子之內為混凝土硬化地坪,盒子外的帶狀空間為實木橡木地坪。
兩個展間的開窗以複層改造的方式,展間側以薄膜覆蓋,形成半透光的牆面。內側增加遮光捲簾及補光燈具,在引進日光的同時可以精準控制室內的光環境。
Back to Top